85年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规定朝鲜日后如果发生重大事变,中日两国如需出兵,必须通知对方。”
“这个协议,实际上为日本在1894年出兵朝鲜提供了依据。”
朱棣:清政府如此软弱无能,在与小日本的交锋中一再退让,真是窝囊,气死朕了。
虽然这些窝囊的行为都是清朝干的,和大明朝没有一点关系。
但不管他承不承认,清朝继承的是大明朝的江山。
既然清朝已经入主中原,坐拥天下,就有责任守护好中华儿女,有义务保护好藩属国。
可现在看看清朝是怎么做的,一系列的妥协行为及其憋屈,他想不生气都难。
要知道,清朝的老百姓和藩属国都是继承大明的。
现在藩属国被清朝一个个丢弃,他身为大明的皇帝,怎么能不心疼呢,那些可同样都是他大明朝的藩属国。
他早已经知道清朝晚期懦弱不堪,可也没想到软弱到了如此地步。
日本入侵台湾,最后在和清军的战斗中处于不利不得不接受谈判。
对于清朝来说,如此好的形势,完全可以在和日本的谈判中占据上风。
可结果呢,反倒是清朝为日本的侵略赔偿了五十万两白银,就为了换取双方的和平。
如此软弱的清政府,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怒骂了。
对于清政府一系列的不作为,任由日本侵占藩属国。
他细想了一会儿,大致也能猜到其中的原因。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就开展了洋务运动。
从那个时候开始,清政府就对外部事物不愿意管了,因为清政府面临着非常迫切的自我发展任务。
也正因如此,清政府慢慢采取了孤立主义的政策,不再愿意维护庞大的藩属国制度。
“在各海洋列强从东南沿海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俄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亦不甘落后,虎视眈眈地从西北、东北两个方向,无时不刻地觊觎着中国的领土。”
“恭亲王奕曾在1860年《统筹夷务全局折》中,将俄国列为外部侵略的第一大威胁。”
“恭亲王称俄国为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