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全军覆灭的吴佩孚率两千残部乘船驶离塘沽,第二次直奉大战遂告结束。”
冯玉祥:并非我愿意临阵倒戈,而是吴佩孚做得太过分,把我往死里打压。
他和吴佩孚的矛盾由来已久,选择在关键时刻倒戈也就没有什么好奇的。
吴佩孚想要的是一个言听计从、毫无主见的下属,而他冯玉祥需要一个宽宏大量、用人不疑的上级。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他被吴佩孚任命为河南督军。
但是吴佩孚对他不放心,不信任他。
为了牵制他,吴佩孚特意任命了和他不合的人为河南军务帮办,让他在战场上大受制约。
即便这样,他也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可哪怕他有战功,吴佩孚也当看不见,并没有赏赐他什么职位。
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他怎么可能释怀呢!
不仅仅如此,吴佩孚还在平时经常打压他。
如果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胜了张作霖,吴佩孚的势力就会进一步扩张。
假以时日,吴佩孚击败所有对手统一全国,也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冯玉祥无法从吴佩孚的势力增长中得到好处,甚至会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乐于接受手下发动政变的提议。
“吴佩孚战败的同一天,奉军第二军进入天津。”
“听说吴佩孚战败,冯玉祥很高兴。”
“但冯玉祥得知奉军进入天津后,顿时又对张作霖恼怒不已。”
“先前说好了奉军不入关,现在怎么入关了,大骂张作霖不讲究。”
“对于冯玉祥的不满,张作霖当然是不在乎的。”
“我现在兵强马壮,连吴佩孚都被我干趴下了,你冯玉祥算老几?”
“我还明确告诉你了,奉军不仅要入关,接下来还准备一统天下。”
“面对张作霖的恃强凌弱,冯玉祥想了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主动让出了北京。”
“不过冯玉祥也不是吃亏的性格,为了制衡张作霖。”
“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打算借国民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