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启下一场战争,这没人能受得了。
和不理智的吴佩孚相比,他对吴佩孚原先的部下萧耀南感到可笑。
收留原先的主帅在他看来,实在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收留了吴佩孚,他萧耀南又该如何自处。
令他更加无语的是,还给吴佩孚机会,让其担任联盟军的最高统帅。
虽然是名义上的,但也是个人声望的一种象征。
一连串愚蠢的决定,以至于最后被属下架空兵权,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1926年3月,日本海军掩护奉军舰队进攻大沽口。”
“冯玉祥一看这架势,起先还打算死磕到底。”
“为此,冯玉祥派人在天津海域布设水雷,并一度与日本军舰炮战,这便是大沽口事件。”
“但是很快,冯玉祥发现自己打不过中外势力联合上阵,这谁受得了。”
“为了避敌锋芒,冯玉祥主动下野,跑去苏联求援助去了。”
“冯玉祥走后,他的心腹大将鹿钟麟接过临时指挥权。”
“鹿钟麟这个人很滑头,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首先释放了软禁中的曹锟。”
“声言愿意重新立其麾下,想通过曹锟与吴佩孚冰释前嫌。”
“但吴佩孚与张作霖已经有密约了,所以鹿钟麟的示好吴佩孚拒不接受。”
“1926年3月,反冯玉祥联军与国民军在直隶地区爆发多场战斗。”
“见战争已经无法避免,鹿钟麟便将段祺瑞驱逐下台,然后收拢兵力撤至南口。”
“1926年4月,大战爆发,奉系、直系、晋系同时出兵夹击国民军。”
“这一战,从4月打到8月。”
“开战之前,冯玉祥不在国内,去苏联考察了,直到9月才回国。”
“而冯玉祥这个人,一向不扶持部下某一个人的威望。”
“冯玉祥本人不在,国民军群龙无首,谁也不听谁的,各有各的打算。”
“结果等到开战后,国民军兵败如山倒,陷入崩溃边缘。”
“就在冯玉祥又又又一次陷入绝境的时候,局势又又又转变了,因为北伐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