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汉代史上最腐败衰落的时期,也是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
作为国家基础的百姓,被掌权的那一小部分人统治着。
当他们被压迫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不是走向死亡,就是走向全面爆发。
张角三兄弟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创立太平道,笼络信徒,发动黄巾军起义。
从这时候开始,原本被压榨的百姓连被压榨的资本都没有了。
因为他们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死于逃亡途中。
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找到一块新的土地,重新过日子。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百姓们开始不相信朝廷。
老百姓开始隐隐觉得汉室已然衰落,已经走上了末路。
实际上确实如此,即使是黄巾军之乱被压制,朝廷也对各地的割据势力无可奈何,最后还被曹操掌握。
从黄巾军之乱发家的刘备,对此一目了然,心中自然明白汉王室已经失去了民心。
刘备虽然自称是汉王朝的继承人,但是自己也在夷陵失败了,仅存的民心又失去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刘禅继续守着汉家名份,然后支持刘禅的人越来越少。
倒不如让诸葛亮创立新朝,给予百姓一个新的希望,这样才对得起当初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人。
三是刘禅难以治理国家,不如做个安乐侯。
刘备阅人无数,自然从幼小的刘禅身上,看出了儿子是否有才能。
实际上,从后来历史发展来看,刘禅虽然说不上是昏君,但绝对是无才无能之辈。
刘备也是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他在临终前,不禁为刘禅的未来担忧。
蜀汉要完成振兴汉室,北定中原的目标是十分艰难的。
就连刘备这种人杰,统御着许多才能不下于他的文武人物,都不容易完成目标,刘禅就更加不可能。
如果因为刘禅的无才无能,导致国家衰落,甚至覆灭,那么刘禅的下场必定凄凉。
与其如此,倒不如将国家交给诸葛亮。
而刘禅离开权力中心,做一个安乐侯,想必也是刘备愿意看见的。
也正是基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