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平、忍、宽、信、敬、明、仁、忠等有关道德方面的要求。”
“同时,要求将帅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的才能。”
“诸葛亮治军以明也表现在规定严格的法令,对不听从教令的轻、慢、盗、欺、背、乱、误七种情形的严肃处理。”
“其次,以信为本,诸葛亮治军重信。”
“诸葛亮认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言出必行。”
“不诚者失信,如果不知道守信用,那么作战一定会失败。”
“如果有法令而不能够执行,那么即使有百万之众,也是毫无用处。”
“反之,如果用信义来鼓励将士,将士没有不拼命效力的。”
“因此,诸葛亮强调治军要以信为本。”
“诸葛亮认为要赏罚有信,因为用赏罚来判定功过,士卒就会知道守信用。”
李世民:诸葛亮的才华和品行令朕佩服,诸葛亮完全可以作为臣子的标杆,让大唐的官员效仿。
要说他对三国时期哪个人物最喜欢,毫不疑问就是诸葛亮,是他心目中臣子的天花板。
他在军事方面之所以战功赫赫,在于他吸收了很多先人的智慧,其中就属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对他影响颇深。
诸葛亮认为作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察情,即要观察气象、地形条件和参战人员条件。
做好察情就可以知己知彼,能及时根据战争的变化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诸葛亮认为一军主帅应该善于总结军事教训,才能为下一次战争做好准备。
如几次北伐都受到粮食供应不足的困扰,为此诸葛亮想出了制作木牛流马运输粮食的办法。
存国家安社稷是诸葛亮很重要的军事理论思想,他也非常认同这一点。
在诸葛亮看来,军人的价值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有着密切联系。
军人必须忠于国家、对人民有利、以兴复汉室作为目标,这也是军人、战争是否具有正义的根本标准。
并主张通过正义的战争压制残暴,护国爱民。
同时注重军队,尤其是将领的思想教育。
诸葛亮认为将领主管着人命,是国家的大利器,所以他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