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能,此为度量。”
“且做事犹豫不决,此为谋略。”
“治军纪律松弛,兵众虽多,却难以发挥作用,此为用兵。”
“而且袁绍世代高官,名门望族,喜欢沽名钓誉,此为德行。”
“而将军无论在度量、谋略、用兵、德行上都超过了他,即使他现在强大又有什么用。”
“并建议先安抚关中的韩遂和马超等人,而关西的事情可以交给钟繇去办。”
“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先攻取吕布,而后再图谋袁绍。”
赵匡胤:荀彧一心向汉,要是能投奔刘备,或许历史的轨迹会大不相同。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
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
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
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
其二便是当荀彧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曹操因此把汉献帝迎接过来,但曹操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荀彧提出这条主张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让曹操以令诸侯,但并不是让曹操挟天子。
而是真正把天子保护起来,免得汉献帝再遭遇董卓那样的人的危害。
保护起来后,再让曹操帮助汉天子打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目的。
其三就是后来曹操想要晋封为魏公,派人征求荀彧的意见,希望得到荀彧的认可。
但荀彧认为,当初曹操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帮汉天子匡扶天下。
现在晋封魏公,就有了私心,不是君子所为。
曹操也不过就是想升为魏公,并没有说升为魏王,更没有说僭越当皇帝。
但是荀彧都不同意,可见在荀彧的心思,确实是一心向汉的。
如此种种,都能说明荀彧一直忠心于汉室。
“公元198年,曹操打败张绣,擒拿吕布,平定了徐州,便与袁绍对抗。”
“而袁绍在击败了公孙赞后,虎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