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的状态,曹操甚至想过退兵。
但是荀彧鼓励曹操继续拖跨袁绍方,伺机决战。
后来袁绍手下的许攸投降了曹操,使得曹操带兵奇袭,烧了袁绍大军的粮草,断了他们后方的补给,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官渡之战后曹操大大的增加了实力,真正的成为了一方的霸主。
可以说曹操此时的功绩都是有荀彧的努力在里面的,曹操对荀彧的智谋才能非常的认可和信任,认为荀彧的才华和张良一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官渡之战之所以能成功,荀彧居功至伟。
但是一想到荀彧最后的结局,他就替荀彧不值。
“公元201年,曹操想趁袁绍兵败袭击刘表。”
“荀彧则认为现在袁绍失败,部众离心,应趁此机会,马上平定他。”
“如果离开兖州、豫州,远征长江、汉水。”
“万一袁绍收其残部,趁虚攻击我们的后方,丞相的大事就完了。”
“于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的计策,再次进驻到黄河岸边。”
“袁绍病死,曹操渡过黄河,打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
“公元203年,曹操根据荀彧前后所立的功劳,上表朝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公元207年,曹操准备讨伐刘表,问计于荀彧。”
“荀彧说可以明里出兵宛城、叶城,暗中从小路轻装前行,出其不意的对其进行攻击。”
“正在这时,刘表病死。”
“曹操率军直驱宛城、叶城,刘表的儿子刘琮献出荆州投降。”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进爵位为国公,得九锡。”
“荀彧听闻后,认为曹操兴起义兵的本意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怀着忠贞的诚心,保持谦让的品质,所以不应该这样做。”
“荀彧反对曹操进封国公,使得曹操因此心中对荀彧不满。”
“正好这时征讨孙权,曹操让其到谯县劳军,趁机把他留下,让他参丞相军事。”
“曹操进军到卢虚后,荀彧因病留在寿春。”
“不久便忧郁而死,时年五十岁。”
朱元璋: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