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却没能真正实施。
是庞统首先帮刘备进入益州,而法正和张松两人帮助成就谋划。
法正分析局势很明白,谋划事情很清晰,同时期的谋臣很少有超过法正的。
法正虽然在道义上有瑕疵,但是智谋不输诸葛亮。
刘备创建基业,承继大统,实在是依靠法正的不少出力。
如果上天能让法正活得更久,与诸葛亮一起辅政,辅助刘备统一天下未尝不可能。
只是可惜,法正英年早逝,连上天都不保佑汉室。
“同年五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刘备攻占汉中。”
“同年七月,刘备晋位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兼任护军将军。”
“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法正死后,刘备伤心流泪了好几天,追谥法正为翼侯。”
“又赐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法邈后来官至奉车都尉、汉阳郡太守。”
“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之臣。”
“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
“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保证粮草的供应。”
“法正则随军出征,出谋划策。”
“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之后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都不能打消刘备的念头。”
“次年六月,刘备在夷陵遭到孙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
“大军惨败,只得退守白帝城。”
“诸葛亮常常为此叹息,如果法正还在,必定能劝阻刘备东征。”
“即使东征,也不至于兵败将亡,陷入危局。”
朱元璋:诸葛亮的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可见法正的才干是不输诸葛亮的。
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
夷陵之战惨败后,蜀汉元气大伤,完全转入守势,再无能力统一全国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不是要统一全国,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