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曾三次迁走。
但是由于西施非常喜爱五里湖风光,最后二人还是定居西湖。
所以从头到尾,越国能够消灭吴国。
除了范蠡帮助越国壮大实力外,最大的功臣就是西施。
要是没有西施,吴国的实力是不会衰退的,也就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被越国打败。
只是可惜,越王勾践因为在吴国做奴隶的经历,性情大变。
不仅没有论功行赏,还想着消灭西施这个大功臣。
不过好在范蠡和西施两人的结局非常美满,没有留下遗憾。
“越军灭吴后,继续向北进军,进逼齐国和晋国,号令中原,尊奉周王室。”
“勾践因此成就霸业,范蠡官拜上将军。”
“返程途中,范蠡认为自己名气变大,不能再和勾践长期相处。”
“勾践的人格只能同患难,不能同享乐,于是写信向勾践请辞。”
“勾践为了挽留范蠡,提出与范蠡平分越国。”
“如果范蠡不接受,就被认为是犯罪。”
“范蠡向勾践表示君王行事依靠律例,而自己行事依靠志趣。”
“于是收拾好自己的轻便宝物后,就与亲信乘船从海路离开了勾践。”
“同时派人给文种写信,提醒他勾践可能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先后去了齐国、陶地两地经商。”
“在齐国时,范蠡在大海附近同儿子一起亲身劳作。”
“由于经营得当,资产到达数十万。”
“而后范蠡被聘为齐国卿相,范蠡认为在家经商能积累千金,朝廷做官能做到卿相,是平民百姓的最高地位,同时又觉得做官太久不是好事。”
“于是三年后主动请辞,散尽家财,来到陶地经商。”
“范蠡认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道路畅通便于交易,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
“范蠡父子共同种田畜牧,囤积储存,卖出粮食时只要十分之一的利润。”
“范蠡在陶地经营不久又积累亿万财产,此时天下人都称赞他的才能。”
“公元前448年,范蠡去世,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