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粮食,灾民生计问题得以解决。”
姚广孝知道一旦造反,无论成败都是千载骂名。
“因朱棣对之前官员监修的《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不太满意,年逾古稀的姚广孝先后于永乐二年和永乐九年,受命同文官组织修订《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
其中的一个是朱允炆没有死,他的主录僧溥洽秘密安排,将他送到某个安全的地方。
朱允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姚广孝曾在靖难之役中辅佐朱高炽坚守北平,后来又实任太子少师之职,辅佐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监国,朱高炽对姚广孝也是满怀崇敬之情。”
传言溥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可是却什么都不说,他也不知道溥洽是否知道。
他从邻居的口中知道,自己的姐姐是在家的。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最终成书皆令朱棣大为满意。”
“席应珍精通三教,这让姚广孝得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吸收道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学识。”
乾隆:姚广孝终其一生,毁誉参半,称其为妖僧倒也不算太坏。
一个和尚,不爱青灯古佛,不穿僧袍法衣。
“姚广孝督促朱棣重振士气,整兵待戈。”
“当时,朝内部分宦官投奔燕军,声称京师空虚,燕军可直捣京师。”
“而命给事中到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
“姚广孝受命后,除在庆寿寺诵经祈福、念佛修禅之外。”
“到建文三年底,燕军仅占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
正因如此,姚广孝在同为读书人的史官或者士大夫眼中,其实是妖魔化的异类。
但关于他们见面后的谈话,姚广孝也是什么都没告诉他。
“建文元年七月七日,风雨大作。”
朱棣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就是姚广孝,所以对姚广孝颇为看重。
“为协助苏湖赈济,姚广孝不厌烦劳,亲身前往各县。”
朱棣还让姚广孝留头发还俗,分给他房产,送给他各种美女妻妾,金银财宝。
对于这个原因,他心中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