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因为他在姐姐眼里是助纣为虐的人。
“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
姚广孝如此离经叛道,这和儒家仁爱所抵触。
“由于家庭再难供姚广孝读书,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选择进妙智庵,成为一名僧人,法名道衍。”
纵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永乐帝之所以胜利,固然与其卓越才能有关。
“同年六月,苏湖一带水利失修,夏季洪涝成灾。”
永乐帝决策起兵之前,将招兵买马的重任交给姚广孝。
好友只托人捎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穷人不与富人相交。
他认为姚广孝之所以要造反,其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姚广孝临终之际,他跑去探望姚广孝,也是为了问清楚朱允炆的下落。
不变的是姚广孝一直不曾被儒家主流读书人所接纳,甚至被称为妖僧。
“曾立志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若是落榜则出家从佛。”
既然姚广孝都相信溥洽,他也只好选择相信。
再说了,这是姚广孝的临终之求,他也不忍心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