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宰相的职任。”
根据记载,赵普品性不好,经常猜忌苛刻。
“赵匡胤采取赐李重进免死金牌以稳其心,并令其移到青州以便就近约束。”
“刘词死后,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
原来赵普在议事大厅内放置了一个大铁缸,只要是赵普不想让他看到的奏折,赵普都会不经他审阅,直接扔到大铁缸内烧掉。
“显德六年六月,柴荣去世,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自这件事后,他就已经有了罢免赵普的想法。
“宋太宗感动醒悟,召赵普加以慰谕,不久封为梁国公。”
对于赵匡胤、赵光义治国时犯的错误,他都能犯颜直谏。
“赵普随后劝赵匡胤派遣使者到各个要道,征召壮丁户籍姓名送到京师,以作为守卫的预备。”
“宋太宗失去赵普非常痛惜,于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向皇帝进谏,一個言语不当,往往会招致无妄之罪,灭顶之灾。
他自然是不满的,宰相赵普不过只是辅佐者,真正做决断的只有他这个皇帝。
“赵普任宰相后只有敕,不是原来的典章制度。”
“在每个州府设置通判,令其负责钱粮事宜。”
“赵普觉得问题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
这类问题一直都是他的心结,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才使得他的政权不稳。
“赵普因为辅佐有功,也得以高升。”
可惜,他对赵普的宠信,让朝廷上下对赵普趋之如骛,使得赵普也开始得意忘形。
“把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罢为成德节度使,分化兵权。”
就是太宗为国家挑选人才,也要与赵普这样主张正义的人商量,说明赵晋选取人才是很讲原则的。
“这个小吏就趁机偷窃木材,打着赵普的旗号在京城卖。”
“李重进扣押宋使,遂于七月起兵反宋。”
赵普当上宰相以后,太祖劝赵普多读点书。
“当时捕获盗贼一百多人,一律当斩首。”
“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