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张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也为日后的秦国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李斯:张仪把楚国骗了还敢只身赴楚,明知是死还敢去的天下没有几人。
张仪忽悠的都是秦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楚国和魏国。
对于秦国来说,张仪无疑是大大的功臣。
在秦惠文王时代,张仪受封为相,他的连横政策大破东方六国的合纵政策。
使战国另外两大强国楚国和齐国互相大大出手,秦国从中渔利。
然后,秦国又假意和齐国称兄道弟,表面上表示愿意平分天下,暗地里却一个个把其他五国灭掉。
等齐国反应过来的时候,秦国的大兵已从四面八方兵临城下了。
秦国的外交策略无疑是当时最为成功的,张仪在这其中功不可没。
但是,对秦国有如此大功的张仪,在秦惠文王驾崩后,却受到了继任者秦武王的排挤。
张仪为了讨好秦王,不惜使用一切非常手段。
在列国间奔走游说,大搞挑拨离间、两面三刀之事。
虽然使秦国得到了不少好处,但张仪的所作所为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很臭,连秦国人都为张仪感到羞耻。
也正是因为张仪的名声不好,这才遭到秦武王的不喜。
秦武王嬴荡还在做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
而当时张仪红得发紫,是秦惠文王身边的大红人儿。
秦武王嬴荡这个人是一个特别好武的人,不管是当太子还是当秦王的时候,都非常崇尚武力。
秦武王是用拳头说话,而张仪则完全靠一张嘴。
张仪和秦武王的风格完全相反,也难怪秦武王不喜欢张仪了。
秦武王上任不多久,就发动了对周边的多场战争,甚至还打到了周天子的王都。
当年楚庄王曾问鼎中原,而秦武王则干脆把鼎举起来,想要称一下它的重量。
只是有些可惜,这个莽夫最终死在了自己的莽撞之下。
“苏秦作为战国中后期杰出的外交家,他提出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战略思想。”
“并凭一人之力说服六国国君,挂六国相印成功组建合纵联盟,使强大的秦国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