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黄龙士弱不禁风,面生得很,不像高手模样。
于是个個都垂涎三尺,争着要下第一局。
甚至为此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黄龙士信心十足,干脆让大家一起上,每着都可以商量好了再下子。
众人听了心中大喜,立即一拥而上。
众人为了赢得这锭大银子,每下出一着,都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黄龙士却不慌不忙,一边喝茶,一边不假思索随手应对。
下了数十着后,众棋手已经黔驴技穷,棋局形势已经满盘受制。
此时这些自信满满的高手们,一时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面面相觑,全都没有了主意。
经此一事,初来乍到的黄龙士在北京城声名鹊起。
那时大清最负盛名的围棋国手是68岁高龄的盛大有,并不想与黄龙士对局。
奈何王公贝爷们都颇好围棋,在他们的撮合下,盛大有只好迎战。
二人对弈的七局中,黄龙士七战皆胜,一时震动整个京城。
尤其是其中局所展现的博杀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黄龙士取得对国手盛大有的七战七捷后,大清的一众名手均被邀与黄龙士一战。
结果先后全部败在黄龙士的手下,无一幸免。
此后,黄龙士成为了大清无可争议的围棋第一高手。
“康熙二十年,黄龙士接到浙江钱塘徐星友的信札,表示从师棋艺,并相邀教弈。”
“徐星友四十学棋,又大黄龙士七八岁,学艺勤备,矢志不移。”
“曾三年足不出户,连楼都未下过。”
“黄龙士为之感动,为造就新人,鼎力相助,采取了种种育人新法。”
“当徐星友具备让两子抗衡的能力时,反过来叫徐星友让三子下十局,因为黄龙士有自己的骄傲。”
“这开创棋坛历史先河的十局,黄龙士呕心沥血。”
“最终互有胜负,成为空前绝后的不朽之作,史称血泪篇。”
“也正是这十局棋之后,徐星友棋艺猛进,一跃成为与黄龙士齐名的围棋高手。”
“黄龙士与徐星友同享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