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被贬谪岳阳期间,重修岳阳楼后,想请好友范仲淹写一篇赋刻于岳阳楼,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虽未亲临岳阳楼,却根据《洞庭晚秋图》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其中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的先驱人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实这段话,便是对范仲淹一生最好的诠释。
身处苦难之中,他没有失意消沉,宏图大志得以施展之时,他没有得意炫耀。
身居庙堂得朝廷重用之时,他没有忘记心忧百姓。
被贬谪远离朝廷之时,他没有忘记心忧朝廷。
他的所有喜悲忧乐都不以个人得失为转移,反而是全部寄于天下兴亡。
范仲淹的一生,出身寒门亦成贵子,一介书生胸罗十万甲兵。
身为寒门孤儿,被宗族离弃。
他却没能被磨难打倒,反而勤学苦读,最终科举高中。
身为无品小官,官微言轻。
他却没能碌碌无为就此消沉,反而廉明办案,兴办学院。
更是重修海堤,拯救百姓于水火。
身为一介书生,又已两鬓斑白。
他却没有贪生怕死,反而肩负重任。
能带领宋军驱逐外族入侵,守护家国。
身为当朝宰相,变法失败又被贬谪。
他却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反而挥洒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最苦难的境遇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绝处逢生。
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在绝对不可能的绝境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