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53章 诗隐孟浩然(8/10)
浩然不得不放弃自己入朝为官的抱负而离开京城,转而踏上漫游隐居的归途。”

    “他最终隐居襄阳,时隔数十年他再次变成了他二十岁的样子。”

    “他有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出跃马非吾事,狎鸥真我心。”

    “有时又故作什么事都未发生,十分洒脱说出沧洲趣不远,何必问蓬莱这样的千古名篇。”

    “他似乎从少年时期开始就选择好把隐士作为自己一生的归宿,从二十岁起一生都走在归隐的路上。”

    “他的生活当中也充杂着许多平静,例如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这样的诗句。”

    “这样平静安逸的诗句颇有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潇洒。”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或隐居鹿门,泛舟洞庭。”

    “或干谒求仕,赴京应举。”

    “或漫游吴越,归卧襄阳。”

    “或爽约韩朝宗,入幕张九龄。”

    “进退出处之间,好像杂乱无章,难以把握。”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孟浩然不过是在仕隐两极之间摇摆的诗人罢了。”

    “当他发现,苦读十年后只是空有才华而志不能得。”

    “一切的不顺难以消解,只能而走上归隐之途。”

    辛弃疾:孟浩然无奈归隐,才华出众竟是原罪,人性的复杂让人唏嘘。

    做一个人真的是很难,难的不全然在于命运安排的不公,而在于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难的也不在于周围人对你或好或差的议论,而在于人的迷茫、焦虑、爱恨怨憎、患得患失。

    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终其一生都在纠结归隐还是出仕,最终在几度求仕不得后而归隐山野。

    千回百转,求而不得,其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

    很难想象在盛唐时期,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竟会白衣度过一生。

    盛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已彻底废除了贵族大家的特权。

    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来考试,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极大鼓舞了有才华的底层人士。

    学会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是当时底层普通人普遍的共识。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