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66章 百代文宗韩愈(3/9)
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

    他刻苦自学,立志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他潜心研读儒家经典,逐渐在思想与文学上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注定要做一名愤青,革除着这个王朝的弊端,不管是文坛,还是政坛。

    然而,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韩愈的科举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19岁的韩愈进京首次参加科考,一路赶考,一路宣扬自己的文学主张。

    韩愈到了京城,满怀信心参加科考,却不料接连落榜。

    直到韩愈27岁时,终于考中进士,获得了唐朝科举制度下最高的荣誉。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对韩愈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

    此时的韩愈,雄心勃勃,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作为一个底层愤青,他要拥有发言的机会了。

    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按照唐律,高考通过之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

    韩愈又参加了三次,三次全落选。

    通不过考试,就无法做官。

    同样,在第四次考试,韩愈考上了。

    这年秋末,韩愈已经三十四岁。

    他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他步入京师政府机构的开端。

    然而,官场的复杂和残酷,却远超他的想象。

    辗转考试求官多年,韩愈眼界更加开阔,他亲眼目睹当时的文坛有多浮夸。

    六朝骈体文盛行,只重辞藻华丽,不重实用性,连大唐最引以为傲的诗歌也大不如以前了。

    作为一个愤青,韩愈不得不发声。

    这时期他阐述了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也是他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文章石沉大海,没有如他所料,一呼而百应。

    “公元803年,关中大旱,百姓们忍饥挨饿、流离失所。”

    “街上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身为京兆尹的李实却对上封锁消息,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康。”

    “唐德宗一听没事,便收回减免租税的诏令,这让亲眼目睹严重灾情的韩愈出离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