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66章 百代文宗韩愈(5/9)
处名利场,却不被罗网困住,所言所行,只求无愧于心。”

    辛弃疾:唐代第一文豪韩愈,原来一生如此坎坷。

    韩愈献上一篇文章给当时权势滔天的太尉李德裕,满怀期望地等待赏识,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遇。

    李德裕并未对他的文章有任何回应,这让韩愈大为失落。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文章何用,不如归去。

    韩愈不灰心,他决心通过古文的振兴来改变唐代的文风,为后世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文字。

    为此,他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理念。

    强调文章的真正价值在于传播儒家道义,而不是辞藻的雕饰。

    他的这番思想在《进学解》中得到了更为系统的阐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通过这种朴素的语言,他鼓励学子勤学苦练,反对浮华轻浮的文风。

    他还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

    这一举动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诟病,抨击如洪水般倾泻而来,韩愈以文回应。

    于是,中国历史上阐述师道的伟大名作《师说》诞生了。

    韩愈在文学上的影响力,随着他的代表作《师说》的问世达到了顶峰。

    韩愈的愤青品格表现的淋漓极致,对那些耻于相师的士大夫之族以冷酷的嘲讽。

    在文章中,韩愈开篇便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他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对儒家教育的推崇,还批评了当时轻视教师、尊崇虚华风气的现象。

    《师说》是韩愈文以载道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教育和文章的最高目的在于传承道义、解惑施教,而不是追求虚荣。

    《师说》一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许多学子都被他强调师道尊严的理念所打动,这也为韩愈在文坛上赢得了崇高的地位。

    在那个时代,不顾流俗,不怕笑侮,是要有些勇气的。

    写完《师说》这一年,韩愈被晋升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

    身在其位谋其政,对于一个愤青来说,这个职位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