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上都能表现出来。
无可上人乃是贾岛的堂弟,两人一同出家。
贾岛半路耐不住寂寞还俗,而无可却一心向佛。
还俗之后的贾岛醉心于科举,却屡试不第。
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突发急病而死,人们常用郊寒岛瘦来形容孟郊与贾岛。
固然是与他们的诗风有关,也是因为他们是多年的好友。
孟郊去世对贾岛的打击很大,韩愈为安慰他。
长庆四年,知音韩愈又病逝,而此时之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
直到垂暮之年,他才出任长江县主簿,在普州任上染病去世。
“韩愈认为,贾岛和孟郊的诗歌风格非常相似。”
“贾岛就是上天派来当孟郊的接班人的,不至于因为孟郊的死去而让他的诗歌风格遭遇断绝。”
“遗憾的是,退僧还俗之后的贾岛终究没有能够像孟郊那样考中进士。”
“在接下来参加的两次科举考试屡试不中,没有能够实现韩愈对他的厚望。”
“由于屡试不中,对贾岛的打击很大!”
“唐穆宗长庆二年,贾岛重新调整状态,再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他却把试卷当成了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工具,在试卷上写了一首诗歌《病蝉》。”
“在这首诗当中,贾岛把自己比作一只飞不得的病蝉。”
“把负责科举考试的朝廷官员比作想要吃掉病蝉的黄雀,还把自己前三次落榜的原因归结于朝廷官员的昏庸。”
“在当时那个严厉打击文字狱的时代,贾岛还敢公然这下这首诗歌。”
“显然是有些多余的,反而还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果不其然,考官认为这首《病蝉》意在讽刺朝廷官员。”
“从而将贾岛列入举场十恶,将终身不能再参加以后的科举考试,一同被列入举场十恶的还有平曾等人。”
“得知贾岛此后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韩愈十分惋惜。”
“尽管如此,凭借贾岛与韩愈、张籍等朝廷高官的特殊关系,再加上他的才华,当一个文书之类的职员应该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