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那个小纸片都装在一起呈送真宗,不敢有一丝疏忽。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所有荣辱沉浮都在那个至尊之人的一念之间。
深谙为官之道的晏殊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时刻保持着警惕,保持着清醒,也时刻有着莫名的孤独与寂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世间没有几个人能以本心示人。
更何况,能保持一生平安富贵的晏殊,他又怎可能随心随性畅行人间。
表面上的云淡风轻,内心里的沉重隐忧,让他的诗词永远在淡然中充斥着缥缈的轻愁。
晏殊的心是寂寥的,晏殊的情也是寂寥的。
他一生曾有三位正妻,但都非长寿之人,一个个皆因病先他而去,徒留自己空对白头。
晏殊虽做了整整五十年的高官,家中也蓄养着歌姬、舞姬,可是他却从未流传出任何风流韵事。
但他一定也有着内心深处眷恋的红颜知己,否则他不会有那么多的缠绵相思。
据说晏殊在一次与欧阳修喝酒时,欧阳修请来一位歌女助兴,这位歌女名叫张采萍。
谈论诗词时,晏殊意外地发现,她与他竟然在很多观点上出奇地一致,这让他有了一种如遇知音之感。
可是他们终究只是萍水相逢,短暂相逢后是一世别离。
晏殊再没见到过她,可那份相思却住进了他的心里。
他只能将这份情融进诗词里,祭奠那份纯真的感情。
晏殊一生平稳,顺风顺水,病逝后宋仁宗还亲自前去祭奠。
“当时宋真宗病重卧床不起,命人拿出一纸文书给晏殊,里面是除拜一些大臣的诏令。”
“晏殊表示自己是外臣,这件事应该由内臣主管,自己不敢僭越。”
“真宗点头同意,于是召来翰林学士。”
“第二天早晨,宣麻发往宫外,皇帝诏令中的内容和昨日见到的大相径庭,晏殊深感惊骇。”
“但因为对大局影响不大,也就没有向外人说,一直把这件事深埋心中。”
“晏殊深知官场规则,所以多年来行事一直很圆融,既不讨好也不针对,是难得的平和宰相。”
“晏殊除了在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