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79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5/9)
,关涉众多,盘根错节,应该详细审定再慢慢施行。”

    “如果没有穷尽役法的首尾利弊,就急忙施行,恐怕施行以后,又会生出其它弊端。”

    “现在州县的役钱,多年累积剩有余钱,大概还能支撑几年,继续施行雇役法,直到今年结束。”

    “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审定差役法的利弊,利用今年冬天的时间制定成法令,来年再运用到乡户身上去。”        “希望施行差役法后,不会再有其他议论,这样无论进退都才适宜。”

    “司马光又因为王安石私自选拔天下之士,打算改革科举,设立新的规则。”

    “苏辙再次进言,明年秋天就要举行进士考试,没有多少时间了。”

    文天祥:史上最强弟弟苏辙,才华让人惊艳。

    想来苏辙才华绝对不一般,但是就是委屈了皇帝。

    等他一个人考试拖了几个月,交上个考卷还把自己骂够呛,换个皇帝早脑袋搬家了。

    苏辙以老爹在京为官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京城照顾老爹了。

    不久苏洵去世,兄弟俩抚父亲灵柩回乡守孝三年,再返回京师,正赶上王安石变法。

    刚回到朝廷,苏辙觉得新法内容还不错。

    可是不久苏辙就发现不对,这青苗法损害了农民利益。

    于是立刻指出弊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一时间王安石也闭不作声了,竟一个月再没提起过。

    后来青苗法再次被启用,苏辙还是一根筋,于是被贬贬贬。

    直到宋哲宗登基,高太后掌政,新政被废除才被召回京师。

    开始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四年时间从侍郎升至副宰相,这期间他为朝廷和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事实上,苏辙的政治才能绝不输于哥哥苏轼,并且更高一筹。

    只是他从来都是为人低调,从不与哥哥争风头。

    不仅如此,还时常规劝哥哥要留个心眼,不要随便交友。

    更不要总是写些嘲讽时政的诗,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好像他倒是兄长,苏轼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弟弟一般。

    当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差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