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79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6/9)
了脑袋。

    幸好有苏辙在,苏轼才化险为夷。

    苏轼在下狱期间,他的长子苏迈给苏轼送饭。

    二人约定如果没大事发生,就送肉和菜。

    如果被判死罪,则改送鱼。

    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外出,拜托亲戚代送。

    不知情的亲戚想给苏轼改善伙食,特意做了一尾鱼。

    苏轼见鱼,被吓坏了,以为大限将至,不禁悲从中来。

    他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弟弟,于是提笔写了两首诗留给弟弟当遗言。

    当狱卒将诗送到苏辙手上后,苏辙看完,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痛哭流涕。

    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这首诗呈交给朝廷,并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顶罪。

    “但是议论一时又无法断决,诗赋虽然是雕虫小技,但是考究声律,所花功夫也是不浅的。”

    “至于从事经书研究,诵读讲解,更是不容易。”

    “如此审察下来,来年都还不能施行新的考试规定,请求来年的科举考试。”

    “一切照旧,惟有经书释义以及注疏和诸家议论,让参考者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非用王安石的学说。”

    “仍然罢去声律的释义,让举人知道事有定论,专心学习,来等待考试。”

    “这样之后,再来慢慢讨论元祐五年以后的科举格式,也不算晚。”

    “自从元祐初年,开始施行新的政策,到如今已经五年,人心已定。”

    “唯有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大兴邪说动摇朝廷,吕大防和刘挚等人尤其惧怕。”

    “打算稍微重用一些元丰旧党人士,来平息早已结下的恩怨,还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调停。”

    “宣仁太后犹豫不决,苏辙面见太后直接说明此种做法的错误之处,又上书反复论述此种做法的弊端。”

    “宣仁太后最终同意苏辙的说法,自此参用邪正的说法就偃旗息鼓了。”

    “元祐八年,宣仁后高氏崩,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宋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邓润甫为尚书右丞。”

    “此二人长期在朝堂之外,郁郁不得志,恰逢朝廷考查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