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84章 边塞诗人高适(3/8)
草,他则按照道教丹经指导炼丹,炼好之后分给大家服用。

    虽然希望得道成仙,但这三位难兄难弟仍旧荤酒不忌,每天过得浑浑噩噩。

    杜甫是官宦人家出身,他可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在秋天的时候就不干了。

    临走之前,他可能觉得这样不够义气,便给李白写了一首诗。

    三个人作息极为不规律,又服用了大量乱七八糟的丹药,看起来容颜极为憔悴。

    杜甫走了,没过多久高适也退出了,只剩下李白继续求仙问道。

    他对这两位小弟似乎看不上,连句挽留的话都没有,高适和杜甫却在此后念念不忘。

    尤其是杜甫,写了十几首诗给李白,也怀念这段三个人一起生活的日子。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杜甫离开后继续漂泊不定,一生郁郁不得志而病死舟中。

    反倒是高适,逆袭成为三人当中混得最好的一位。

    甚至可以说,他是唐代诗人中逆袭翻身混得最好的一位。

    41岁的寒门子弟高适人到中年,半生潦倒的他到处游浪,纵使诗名传世却无人赏识。

    但在这寂寞的旅途中,高适始终都没有放弃热切的理想,他一生都在为事业做着准备。

    “天宝九年秋,高适北使青夷军送兵,这是他第二次游历边塞地区,于第二年春天返回长安。”

    “在高适任职封丘县尉期间,因官职卑微,使他手脚局促,感到难以有所作为。”

    “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于是在公元752年辞官,客游长安。”

    “天宝十二年,经节度判官田良丘推荐,高适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

    “哥舒翰一见到他,大为赏识,推荐他担任左骁卫兵曹,充任节度使府掌书记。”

    “在河西期间,哥舒翰发动开边战争,取得一系列胜利。”

    “为歌颂胜利,高适作有一系列诗作。”

    “期间他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盛赞高适。”

    “天宝十四年,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战争,史称安史之乱。”

    “东京陷,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守潼关。”

    “高适拜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