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张祜能够抓住地区最富有代表性和特有的风物特征,让诗歌极具地域特色。
他还善于抓住时间和季节下,不同地区、景致的特征,这类诗具备鲜明的特色。
再有,张祜写山水寺庙诗,会将景物与历史结合,增加万物的内涵与文化厚度。
不得不说的是,张祜写诗对个人情感很是收敛。
没有那种跌宕起伏,激昂澎湃的文字烘托。
比如说,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送别诗,张祜很少表达自己的离别情绪,主要以叙事、描写为主。
刻画地方特色与习俗,心态平和,写景居多,内心冷静,效果较为深沉。
关于闲居漫游的山水诗,总体来看以五律居多。
诗歌笔力与对偶运用方面,与贾岛很是相似,境界同样接近。
均以静、冷、琐碎为主,部份诗中还体现出苦吟意味。
这类诗没有复杂的社会眼光,只需要通文字展现出诗人的审美即可。
可以说,在中唐向晚唐过渡时期,张祜是诗坛一位不能忽视的诗人。
他的诗中保留中唐诗歌特征,继承了元白现实主义精神,又体现出对政治的关心。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口语化诗很多,诗中还残留大历诗人雕琢的习气。
他的苦吟诗接近贾岛诗,炼句和构思与孟郊相似,诗歌境界与李贺有共通之处。
诗中民歌技巧的使用,增加诗歌审美情趣,又彰显个人特色。
可以说,在张祜的诗中,运用众多名家之所长。
同时融入自己的性格与审美,极具个人魅力。
“以他的才华和性格,如果遇上个上是自己的宰相,说不定也能成小李白。””
“早年,风流狂狷的张公子,更喜欢写宫体诗,以绝句居多。”
“这家伙超级八卦,天天到处打听开元、天宝年间的宫廷秘闻,然后创作成诗。”
“就这种内容的绝句,流传下来的就有三四十首,而且还都是精品。”
“中晚期张祜诗风变化挺大,写了许多题咏诗,不论名胜还是古迹。”
“只要撞上张祜,就有幸在唐诗中留下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