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这更不该被允许。
如果让他们玩疯了,哪有心思去学习?
等我再也忍不住找他们老师反馈时,他们的老师竟然说学生不需要学习。
听听,这是人话吗?
于是我找到一个同样留在当地的大学同学诉苦,谁知这位大学同学说让我不要着急,并用心观察。
我只要收起暴躁,让自己尽量显得有耐心。
很快,我就发现了不同。
我儿子虽然喜欢看小说,而且一看就是很长时间。
但他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沉迷。
而且他读了一段时间后,还自己写了一篇发表在漂亮国的一家小说杂志上,并拿到五美金的稿费。
他也玩游戏,每天都开黑。
但他严格按照他老师的遵嘱,每天只玩一个小时。
一小时后就会自己停止。
倒不是他的自觉性有多高,因为还有更好玩的东西在等着他。
比如踢足球,打乒乓球,又或者唱歌。
我的思想慢慢开始转变,或许这才是一个孩子童年时该有的时光?
真正让我彻底接受这种西方教育的,是有一天,我儿子突然邀请我参加他的演讲大赛。
我带着疑惑去了,却发现这竟然一次街头演讲。
十来个学生站在一个广场的水泥台上,就漂亮国的一种社会现象发表看法。
当时有几十个人围观。
轮到我儿子时,我看到他站在那侃侃而谈,神色自信。
尤其是说话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有他从小说中学到的例子,有他打游戏时获得的经验,也有他从生活方方面面中的感悟。
等他讲完,顿时迎来周围人大声的喝彩声。
再联想我和他这么大时,别说主动站在街头演讲,就算见到陌生人都不敢说话。
每天只知道躲起来看书、看书、再看书。
也是从这时候起,我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
因为演讲,是一个人步入社会后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比如入职面试,比如和客户谈判,又比如做市场营销。
而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