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顾雍离开府衙之后,府衙之内的气氛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在看似不过弱冠之年的李基凝视之下,每个县令都感受到沉重无比的压力,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气氛安静得仿佛能够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
此前,刘备与李基在吴郡之中的声望固然如日中天,且四处巡视的督邮张飞也给诸多县令们带来了不少惊吓。
甚至有个倒楣蛋县令由于被张飞当场撞破欺压百姓,直接就绑了起来当众鞭挞了一顿。
只是,很快不少县令就发现张飞莽而无谋,只需尽量做做表面功夫,不要被督邮张飞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即可。
且在吴郡各地世家豪族或死或迁,这反倒是进一步放大了县令的权力和重要性,自恃郡守刘备稳定民心同样还需要他们这些当地县令的支持。
即便是对吴郡府衙多有敬畏和忌惮,但不少本就行事肆无忌惮的县令也渐渐地放肆了起来。
甚至一部分县令自觉刘备乃仁德之主,李基是君子做派,可欺之以方,只要没有拿捏住什么把柄,刘备与李基也没有什么借口对付他们。
只是在李基还没有开口之前,这些县令们心中纵是疑惑好奇,但却没有任何一人敢直接打开自己面前的竹简。
“罢了,本官不跟你一个小小记事掾吏计较,前方引路吧。”
县令们不禁悄然地相互进行眼神交流,试图从同僚身上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或答案,但大眼对小眼之间均是迷茫。
顾雍脸上保持着几分似是有些迟钝憨厚的神色,对着这位士子点头回礼。
“什么规矩?”顾雍有些不解地反问了一句。
李基自然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其余县令们浪费,在他们阅读那些竹简的同时,李基还在挤着时间去协调安排诸事。
事实上,这些均是李基带领着一众小吏抄录了一晚上的吴郡水利规划计划的副本,并且是根据每个县城的区域进行的抄录,且将对应区域的副本分给各个县令。
汉制之中,郡守秩二千石领一郡军政大权。
钱唐县令不断地大喊了起来。
此前负责与一众县令交接的就是顾雍,因此眼前这名士子顾雍同样也有几分印象,且顾雍也曾在李基交给他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