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暂时还是有限。
当然王文龙是不会把这功劳揽到自己身上的,此时出头真有政治风险,自己的实力有限,还是默默当个旁观者为好。
儒生们吵闹一阵,争吵也没闹大,上疏游行的队伍继续往前走,王文龙等人也就跟着队伍一起缓缓前去。
李三才的上疏时间抓得很准,万历三十二年,百姓们对于万历皇帝的税监已经越发难以容忍。
万历三大征都打完了,万历皇帝收这钱究竟是要干嘛?对百姓根本无法解释。
这场席卷半个大明的上疏运动无论背后有何动机,但的确反映了许多小民的心声,引得大量百姓支持。
东林党、浙党等朝中党派虽然在朝堂中彼此争斗,但是在对抗税监之事上却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何各地官员对于诸生的上疏游行都没有太过于阻止的原因。
而《苏州旬报》、福州《旬报》、《西湖新报》、《商报》等南方大报纸自然也一力支持,虽然有些报纸不敢直言批评税监制度,但或是以正面角度叙述此事,或是言及税监制度最近又造成了什么问题,总是找到角度凑个热闹。
游行的所有矛头都指向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依旧装死。
而万历皇帝越是装死事情就越没人管。
越没人管,市民就越敢闹事。
万历后期广泛出现的市民运动就是以这样的背景发生的。
不过市民运动的声量很大,力量却不集中,别说改变朝局了,就连万历这无理的税监制度都改变不了,风头过去,各地太监带着爪牙出来继续收税。
倒是让各地的官员都紧张忙碌了好一阵。
南京的诸生上疏热闹了七天时间,终于渐渐平息。
……
国子监绳愆厅,王文龙把集愆簿送还给监丞。
国子监的规章制度对于监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真要遵守制度,游行时的监生头巾带歪了、口出脏字等王文龙都能记他一笔,但王文龙显然没那么无聊。
他也就记了两个实在无状的监生名字,一个人是趁乱惹事骚扰了商户,另一人则是狐假虎威冲撞了百姓。
处罚非常严格,两人直接的坐堂肄业,直接在国子监中降等,监生花钱能当小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