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有的,古板了一点,但是基本不会犯知识性错误。
王文龙通过旁征博引的对比,将红山文物和后续商州时期的文物之间的关连性介绍的十分清楚,让众人看的连连点头。
王文龙还从甲骨社的社员手上弄来了不少商周时期的玉器放在一旁作为对照。
甲骨社网罗了全天下最优秀的金石学家,在王文龙的《训诂学讲义》出来之前金石学是绝对的小众学问,能玩得起这种研究的基本都有闲钱,此时金石学家都是收藏家。
这第一届甲骨研究会的成员选拔中王文龙也混到了一个考据学室主任的位置。
于是两天前,王主任混入甲骨学会的成立前会议,会议间隙他找未来同事们一番讨要,成功从他们手上借来了一堆商周玉器、青铜器参展。
其中最宝贵的一件是赵崡从陕西带来的商代通鼎,满功满刻,而且有清晰的渐变云纹。
王文龙愕然发现这件商代青铜器的纹样补足了红山文化云纹和商代典型云雷纹之间过渡期的史料,赵崡的这尊手把件如果流传到前世,妥妥一级文物。
甲骨研究会第一期的三十五个研究员走入场中央,无论有无官身,他们今日全都穿着簇新的儒服,头戴方巾,净丝白布袜、青云履。
巳时,万历皇帝的御笔亲提匾额“敕办甲骨研究会”从皇宫一路送出来,众人连忙跪接,接着太子朱常洛的贺词也送到,然后是内阁三位阁老的贺词。
研究员们在礼部尚书李廷机的带领下,跟着第一届研究会会长董其昌先拜过御笔亲题的匾额,然后拜祭孔圣、焚香奉表念诵甲骨研究会成立的誓词。
三誓而礼成,众人送着御匾挂入礼部分给研究会的院子中,大明甲骨研究会就算正式成立了。
这么大一个盛会如果是在江南成立,少不得要有游街大贺的桥段,但这是在京城,管着全国典礼运作的礼部也不敢带头违反规矩让一群没有官身的人跑到皇宫前的御街上去夸官游街,甚至连鞭炮也不敢放,生怕打扰了隔壁的工部上班。
但场面绝对是给足的,到场众人对于三十几个研究员给予最热烈的掌声。从江南赶来的苏州旬报快速书写,将这场面记录下来,还有专门从天津杨柳青雇来的画师用细笔仔仔细细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