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就有中与不中之分别。
他知道这是陈指南年纪大了,本就不爱附庸风雅,这两年又一直忙着督学察院的事情,不知王文龙名气多高的原故。
“这却不敢,”王文龙笑着说道:“我不过一个六品小官,在学台大人面前上座岂非背了礼数?”
其实八股文风的流变在后世看来十分清晰,但此时人身处局中却如同盲人摸象,听闻王文龙如此一分析,两人回想着自己看过的近些年考试文章相对比,发觉他说的一点不差,都觉眼前一亮。
“有偌大的名气还在看墨卷,怪不得建阳能写出许多新奇议论。”陈子贞称赞。
“当不得如此夸奖,”王文龙笑着解释,“我那书只不过是在经筵上被讲官提起,并非侍讲内容。”
陈子贞也好奇:“建阳先生以为文风还要向纤靡方向转变?”
王文龙直接回忆那论文上所写内容道:“我大明开国头百余年,八股文都追求‘根底程朱’,文章追求平淡自然。到正德、嘉靖时期,唐宋古文复兴,于是八股文章又追求将古文时文相结合。以长远眼光看来,八股文章明显是在寻求变通之道,这几年常有中选的文章是将心学、禅学引入八股的,未来的方向定然是‘诸子入八股’,文风越是多变越会吃香。陈朋友的文章有清丽纤靡之评价,这两届科考正当其时呢。”
八股文的潮流演变只有站在后世的全局眼光上才能看清楚。听陈指南这么一说,王文龙倒是想起了前世看过的有关八股文风流变的论文。
这也可看出陈子贞做官的本事,从学台到抚台,虽然级别提升并不明显,但却是从清而无权的学台官员直接变成了一省的封疆大吏。虽然陈子贞还要几年之后才能成为福建巡抚,但王文龙早些结交关系并无坏处。
“能够如此么?”陈指南不信道。
陈指南深以为然,点头道:“经学的确为科举之本,若想求上进,不学八股是不行的。”
王文龙毫不奇怪两人会聊到八股考试,眼前两个人都是学官,眼看科试在即,他们位于督学察院中,不聊这个还能聊什么?
县教谕并没有品级,只要有举人功名再捐钱就可以当上,陈指南这些年在外头给人做幕僚钱财挣的也够了,心心念念就是想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