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帝,其实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是真正的仁慈。”
“有些名声很好的皇帝,实际上可能是沽名钓誉的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说以史为鉴,制度史研究对现实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研究。它能直接指导未来的政治改革……”
“甚至于继承古代圣贤学问这方面,制度史研究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代圣贤当时做的事情,是为了建立怎样的制度。”
“我们学习古代圣贤的行为,应该学习他们建立制度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摹仿他们的具体行为……”
“这本书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其中的好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焦竑对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几乎全是夸奖。
因为作为历史学家,他实在是太明白制度史研究的开创有多么大的意义。
过去王文龙所写的诸多杂书也有涉及历史的。
但要不然是军事史,要不然是经济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他所写的第一本不谈其他方面的历史专著。
而此书直接将历史研究的视角转向社会结构和国家治理的深层机制,研究的内容虽然不算深,但研究手段却直接把历史研究推向了和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相结合。
以焦竑的眼光,一下就能看出这对以后史学研究的发展有多么广阔。
王文龙在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政治、司法、军事、选拔,而从这些方向,每一个往深了去,都足有可钻研的地方。
政治制度史、司法制度史、军事制度史,写都写不过来!
以前王文龙给焦竑介绍过考据史学,即用大量真实的历史材料去还原一个时期的历史状况。
焦竑对这一家的史学思想虽然尊敬,但却不太感冒,因为这种寻章摘句的研究和此时大多数史学家喜欢从大观念去总结大视角的研究方向,并不吻合。
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走的制度史研究路子却一下打中了焦竑感兴趣的点。
这不就是最好的大方向历史吗?
此时凡是研究历史的,无不有大量的阅读基础做底子。
在大明,家中藏书没有三百卷,不要说可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