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成为最大的得利者,大乱之下,诸部战力全都消耗殆尽,大宁统治草原便轻而易举。”
唐匹敌听到这的时候点了点头:“徐胜己有他爹的风采。”
这件事若要徐绩来谋划,必然和徐胜己的谋划一模一样。
我要草原,要土地,要牛羊战马,但我就是不想要强盛的草原骑兵,不想要那些呱噪的人,不想让草原各部有任何与大宁谈条件的本钱。
从战略眼光来看,徐胜己的做法无比正确。
方知我道:“可我却成了叛徒,我也许是最没资格做魏君庭的人。”
他自嘲之气更浓。
“我不想让这些草原人都死在逍遥城,不想看到草原上生灵涂炭,那样得到的归顺不是真的归顺,只是暂时的臣服。”
所以方知我才会极力阻止诸部可汗离开逍遥城。
他应该做的,按照事先的计划是促使诸部可汗尽快逃离,只要离开逍遥城,这些可汗死的更快。
“魏君庭,很好听的名字。”
唐匹敌语气平淡的说道:“也本该都是一群好孩子。”
方知我道:“徐胜己的心思过于激进了些,所以他深知魏君庭并不都与他志同道合,所以他还有另外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我不知道具体在哪儿,但他们一定会完全执行徐胜己的命令,他们会倾尽全力的放答答部骑兵进城。”
唐匹敌点了点头:“年轻人总是乐观。”
方知我第一时间并没有听出来这句话更深一层的含义,他以为唐匹敌只是单纯的欣赏年轻人,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深思,这话说的是他还是徐胜己。
他也没有想到,另一支属于归众义的队伍,以白三娘和白小七为首的要偷袭城门的死士,会被廷尉府千办许流年不计代价的拼死。
唐匹敌忽然问:“第一个魏君庭不是徐胜己?”
刚才方知我说过,徐胜己是最早的魏君庭之一,如果徐胜己是第一个,那方知我就不会说是最早的之一。
方知我道:“不是,但志向相同,他们两个都认为,他们可能会被误解,甚至会被唾骂,但他们要进行的事业终将不朽。”
唐匹敌没有问那个人是谁。
方知我没说,自然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