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提问的是一个来自华夏官方媒体的记者。
“陈然,首先祝你可以在最后的决赛里获得佳绩。”
“不过你知道自从你的团队公布温布尔登之后的参赛行程后,许多球迷都表达了担忧之色。”
这个压轴提问其实是陈然团队刻意安排的。
他需要借此机会,向全国观众说一下自己的计划。
在2004年,华夏老百姓对于奥运会的是非常重视,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运动员能否封神的关键战役,当然足球是例外。
另外,陈然给予外界的印象是比较健谈的,也比较随和。
他可能会说一些能够吸引眼球的话题,但很少会直接怼媒体,怼球迷,这和后世李娜那动不动就爆炸的脾气截然不同。
其实你心情再不好,也没必要去怼媒体,怼球迷。
这毫无意义。
哪怕你真要发泄情绪,可以去怼国外的媒体和球迷啊,这样大家还会觉得你是真性情。
毕竟你最大的市场还是在华夏国内,国外市场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的。
陈然也刻意在给外界树立一个有个性而轻狂,但又不失礼貌的形象。
如果一个普通年轻人想维持这种多面形象可能会有点难度,但以陈然30多岁的心理年龄,想做到这一点并没什么难度。
“温布尔登和奥运会之间的时间太久了。”
“草地和硬地是完全不同的比赛。”
“我需要给自己找点热身,尽快熟悉比赛感觉。”
“至于出场费,我就不要求了。我想为了雅典奥运会,做出这点牺牲和让步没什么好犹豫的。”
陈然说得很大气,而且非常耐心地解释着,一点架子都没有,也博得了在场许多华夏记者的好感。
华夏观众最讨厌什么?
双标!
有些明星,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艺人,他们是面对着国内记者一副面孔,而面对国外记者又是一副面孔。
面对华夏记者时,那是一副冷着脸,好像别人欠他钱的样子,拽的很,但面对国外记者时,则是另一幅面孔,笑逐颜开。
这一点,姚明其实做得比较好,基本可以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