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陛下天资聪颖,上位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更是除掉了阉党。
福王:得了吧,崇祯什么样子你都在他手底下干了两年了,心里没点儿数?他要真是明君,能把你整下去?
能先给袁崇焕那么大的权力,然后又给他弄死?
能一天天的换首辅,换阁臣?
孙承宗无话可说。
跟福王这场对话,狡辩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在前,任何辩解都非常苍白。
崇祯当年刚上位的时候,对魏忠贤先隐忍,后一击必杀的操作,让他真心认为他那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天生皇帝,必定能够挽回朝廷的颓势。
然而四年以来,崇祯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那般状态,反而急功近利,刚愎自用。
孙承宗当然知道,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不少人明面上光明伟岸,私下里却鸡鸣狗盗,结党营私。
但崇祯前后换了这么多朝臣,砍了那么多脑袋,其中难道就没有一心报国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孙承宗自己而言,他是真的一心报国,若能挽救大明的颓势,他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可现在情况,又是如何呢?
朝臣如此,边境也是如此,镇压造反更是如此。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如此。
“话虽如此,不过福王怎么就确定自己是那个能拯救大明的人?”
孙承宗承认他当年确实看走了眼,当今圣上确实没那么靠谱,但你福王又凭什么说自己靠谱?
全天下谁不知道你福王天天在府里开宴会,好美女,喝大酒?
言官们每天参你的奏折都成堆!
福王:沉迷美色我乐意?但这并不能代表我不靠谱。
“孙太傅以为当年宁远之战,袁崇焕手里的大炮是从哪儿来的?”
孙承宗听完,震惊到说不出来话。
宁远之战,他当然知道。
天启六年,老奴侵犯边境,一路横冲直撞,直至宁远城下,遇到在宁远驻守的袁崇焕。
老奴给袁崇焕送信劝降,袁崇焕直接拒绝,誓与宁远共存亡。
劝降失败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