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虽然店是中午才开始营业,但上午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尤其像是把子肉、肘子、猪蹄这些,都是需要上午提前处理好。
还有四喜丸子,也都是需要上午就把丸子提前炸出来。
冯正明在来到沪城后,对原本鲁菜中的四喜丸子做了一些改变。
首先是个头上缩小一些,不至于让顾客一个丸子需要抱着啃半天。
其次是味道上融入一些沪城本帮菜调口。
把四喜丸子做成了一种本帮红烧口。
这么一些改良,使得在火车站这边的店里,四喜丸子的点单非常好。
所以也就给后厨增加不少的工作量。
毕竟按要求,冯正明店里的四喜丸子必须要手工切肉丁。
这一点上是冯正明要求坚持的底线。
可能在很多的酒楼里,四喜丸子都是直接用机器绞出的肉馅去做了。
冯正明的这份坚持,也就很自然让他店里的四喜丸子会让大家很容易吃出不同。
不过能这么坚持老手艺,还是因为冯正明的名声在外。
他可以把人工费用加入每道菜里去。
别人会觉得,冲着冯正明的名声,他的店贵一些是应该。
换成其他的馆子,其他的厨师很难这样去做。
冯正明便一直告诫后厨里大家,包括新招的学徒们。
要对得起顾客多花的钱。
“如果顾客多花了钱,在我们这还是吃到机器绞出肉泥做的四喜丸子,那我们凭什么要让顾客多花钱呢?”
好在能进冯正明店里后厨的人,基本都认同他的这些观念。
上午的忙碌,从天色刚刚蒙蒙亮,一直忙碌到天色已经大亮,时间到上午十点多。
火车站这边店里的服务人员陆续来到店里上班。
和西餐馆街上那边店里一样,冯正明店里服务人员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
他们普遍也都很适应冯正明店里的一些要求和节奏。
当然,服务人员不会有后厨里人的手艺上追求。
他们之所以愿意配合,实在是因为冯正明给的太多了。
冯正明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