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百户,隶属北营。”一名身材魁梧的军官沉声答道。
文书翻开厚重的名册,指尖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上划过,最终停在某处,点了点头:“身份无误,下一个。”
核查身份后,应考人员还需通过识字测试。桌上摆放着一本《武经总要》,每人需随机翻开一页,朗读其中一段。若读得磕磕绊绊,或干脆不识一字,便会被当场剥夺官职,逐出校场。
“读这一段。”文书指了指书页上的一段文字。
一名年轻的百户接过书,目光扫过,朗声读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文书微微颔首,示意他通过。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顺利。一名年过四十的军官接过书,盯着书页半晌,额角青筋暴起,却迟迟未能开口。文书皱了皱眉,冷声道:“不识一字,免官罢职,取消考核资格!”话音未落,两名侍卫已上前,将那军官带离校场。
由于考核人数众多,各地皆开设了类似的场地。京城的校场只是其中之一,其余如金陵、洛阳、成都等地,也都在同一时间展开了同样的登记与核查工作。每个场地都严格按照欧阳伦的命令执行,绝不容许任何疏漏。
登记与核查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日上三竿,方才结束。校场上,通过核查的应考人员整齐列队,等待着接下来的考核。而那些未能通过核查的人,则已被逐出校场,黯然离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朱标坐在东宫的议事厅内,手中握着一份刚刚呈上来的奏报,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奏报上详细记录了此次军事内阁考核登记与核查的结果:各地共有三百余名官员因身份不实、文书造假、不识字等问题被免官罢职,取消考核资格。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三百余人……”朱标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虽知军中积弊已久,却未曾想到问题竟如此严重。这些官员中,不乏一些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也有许多是世代从军的世家子弟。如今,这些人却因身份造假或不识字而被逐出军营,实在令人唏嘘。
“欧阳卿,此事你怎么看?”朱标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