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 第89章 设立西岐郡,推行青泥屋(2/4)
,已深陷牢笼。

    ……

    七月上旬,王命传檄。

    王畿诸侯果然惊慌,纷纷征召甲士,同时派使者互相奔走。

    姬宫湦却没有用心于此。

    子璅与吕恭等人死后,申侯亦收到国中甲士禀报,申国盐商延乙期家眷被人救走。

    申侯得知真相后,当场勃然大怒,下令将有关人等悉数处死。

    此时,汉中仍在僵持。

    汉中保卫营似乎放缓进攻,申缯两国甲士亦颇为疲惫。

    申侯自知难以脱身,便以送嫁为名,委派大夫吕章,提前护送姜季荑赶往镐京王城。

    宗国公姬黁不敢延误,立即着手迎接事宜。

    七月十七日,暴雨如柱。

    姬宫湦身处大殿,想起前世俗语,内心不禁担忧。

    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宗周小旱三载,若是小涝三载,倒也不惧。

    新农庄筹划之初,刻意加入鱼塘,既可延缓旱灾,又能拓展蓄洪空间。

    此时已是七月初秋,关中平原却仍频频降雨。

    天降异象,必有大乱。

    看似玄乎其玄,实则很容易厘清其中关系。

    古时以农耕为主,无论旱涝与蝗灾,均会导致民不聊生。

    民因灾而失其田地,为继续活命,唯有造反。

    不少大乱,与帝王之善恶,并无直接关系。

    宋仁宗赵祯乃千古第一仁君,其在位期间,亦爆发数十次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中原久旱不雨,粮食歉收。五月,沂州地震,百姓饥馑,因此暴动。

    士卒王伦同情百姓,趁机扯旗造反,纵横两千余里,方被朝廷镇压。

    此王伦,非水浒之王伦。

    同年,关中与金州相继发生民变,延绵不绝。

    庆历四年,保州兵变。

    庆历七年,王则乱贝州。

    ……

    导火索均为天灾,根源则在田亩私有之策。

    倘若朝堂完善田亩之策,百姓家中可备余粮,便可提前消弭隐患。

    姬宫湦推行农庄,实行以租代赋,目的便是彻底断绝田亩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