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 第242章 河西通浅渠,宋戴始交恶(2/4)


    眼见大涝将至,姬宫湦接连颁布三道王命诏书。

    其一,地势较低之农庄,提前降低鱼塘水量,及时检修与加固堤坝。

    若鱼虾接近长成,可提前进行捕捞,腾空鱼塘参与蓄洪。

    各郡县将利用驿站,大批量供应木炭与硝盐,帮助农庄腌制与熏烤鱼虾。

    其二,利用家中陶缸,多加存储干净饮水。

    但凡大涝之后,水源必会掺杂污秽之物,倘若直接饮用,极其容易染上瘟疫。

    为防范瘟疫滋生,尽量饮用烧开之水。即便牲畜羽禽,亦需照此照料。

    其三,抢收临近水流之稻麦,再利用木炭进行烘干。

    若忧心抢收导致难以食用,可事先上报县乡属寮,往后大周府库将会尽数收购。

    均按两铢钱一斤,亦可兑换成同等重量之常粮。

    大周府库购入抢收之稻麦,未来将全部用于养马,不会再对外贩售。

    三道王命诏书,均用俗字通语撰写,着各郡县乡闾属寮广泛宣扬,使新国人能快速辨明利害,从而积极参与防涝。

    王城商贾亦闻声而动。

    东市、东郭工业区、西郭畜禽场等,均在积极疏浚沟渠。

    河西大渠则赶在六月前,提早完成浅渠挖掘。

    浅渠具体走向,与前世史书所载郑国渠相差无几。

    西起北山瓠口,东至北洛水,延绵二百余里。

    河西大渠亦仿效郑国渠,利用漫灌方式冲刷泽卤之地。

    前世郑国渠从开凿至竣工,共历时十载,累计动用民夫十余万人。

    姬宫湦身处西周末年,降雨量数倍于战国时期。

    河西形成泽卤之地,盖因雨水难以外排,导致盐碱不断沉积。

    通过挖掘浅渠,汇聚丰沛雨水,软化与冲刷渠道,可以极大缩减工期。

    南郭商号累计征召上万青壮,利用铁制工具,耗时近三个月,便使浅渠实现初步贯通。

    换算到前世,浅渠深约半米,宽为五米,平均每名青壮挖掘长度为十米,约合十二点五方土,三个月时间并不算仓促。

    待到大涝结束,便可以逐步疏浚松软河道。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