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狄大军造成巨大的压力。
甚至一度出现,复仇者追着卫国运粮甲士砍杀,近在咫尺的守卫甲士竟然不敢出营相救,而是眼睁睁看着同伴殒命。
此消彼长,长狄部族气势大涨,主张归降大周者仿佛看到希望,不再像往常那般成为主流,而是逐渐变得安静起来。
随之而来的,便是逃难的长狄老弱妇孺减少,鲁国公子彄暂时得以停歇片刻。
……
东边,齐国大军终于战败。
根据邦谍团探查,公子锦鸳率领齐国大军,朝莱夷腹地进发。
莱夷王的作战部署,从表面上看,与徐夷王击败陈公燮极为相似,实则却是暗中与公子锦鸳反复拉扯,同时另有精妙之处。
齐国大军踏足胶东半岛,莱夷王便暗中收缩西边部族,并刻意留下少量有不臣之心的莱夷部族,适当拖延公子锦鸳行军步伐。
等齐国大军杀入胶东半岛腹地,莱夷王早已积蓄好足够兵力。
公子锦鸳亦知如此,为使齐国大军战败,便佯装气盛轻敌,将齐国大军兵分北中南三路,对莱夷部族发动平推式打击。
换作往常,莱夷王只需全力攻击其中一路,便能让公子锦鸳自顾不暇,随后再逐个击破,便能轻松击败齐国大军。
偏偏莱夷王思维新奇,抢先后退上百里,接着在齐国大军中路前方严阵以待。
公子锦鸳对此应当很是不解,明明可以轻松战胜,却先示敌以弱,要么是莱夷王昏庸无能,要么便是莱夷王有更大图谋。
就局势而言,肯定是后者。
公子锦鸳似乎铁了心,要葬送齐国大军中路,便没有理会莱夷王的严阵以待,继续命齐国大军依照此前部署进发。
莱夷王见状,很快便明白公子锦鸳的真实意图。
为了不让公子锦鸳得逞,竟然率领莱夷大军再度后撤百里,重新安营扎寨,等待齐国大军三路合一。
公子锦鸳眼见战线越来越远,连忙下令放缓进军速度。
正是公子锦鸳与莱夷王来回拉扯,让姬宫湦正式得出结论,二人确实早已暗中有勾结,但是却又另怀鬼胎。
公子锦鸳所希望的战败,最多是以三分之一齐国大军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