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过很多对刘邦的记载。
有史书,也有视频,以及各种野史。
在他看来,很多人对刘邦和项羽这俩对手都低估了。
有一点很确定,论及功绩和能力,刘邦要远超他这位曾孙。
刘彻的名声更多是得益于他对匈奴的讨伐,让饱受外族欺压的中原人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番。
然而他所做这一切的前提,是前几任皇帝积累下了丰厚的底蕴。
若无足够的家底让他挥霍,他的行为怕是得被称作穷兵黩武了。
而刘邦崛起于微末,在与项羽的对抗中屡败屡战,仍旧站到最后,于乱世中一统华夏,建立大汉。
这等功绩,同为底层出身的朱元璋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放在大汉历史中,嬴政也不觉得刘彻能排进前三。
汉光武帝刘秀,在他看来综合能力较之刘彻就强出不少。
哪怕是同来酒馆的刘备,他觉得也比刘彻更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嬴政一直觉得宋祖赵匡胤勉强可以与他和李世民并列,刘彻与他们三人相差极多。
当然,刘彻的性子跟他很合拍,在他与李世民和赵匡胤意见相左时,刘彻时常与他看法一致。
种种念头自嬴政脑海中瞬间闪过,他刚刚举起酒杯,忽然注意到一道陌生人影出现在视野内。
那人身穿朴素的黑衣,鬓角花白,正茫然而惊奇地四下打量着。
嬴政略一思索,就意识到这是今日来的新人。
他立即来了兴趣。
项羽正说着自己临走前的另一项安排。
“我让项伯去劝降刘邦了。”他说。
当初鸿门宴上,若非项伯阻拦,刘邦早已饮恨在项庄的剑下。
事后当刘邦崛起后,项羽自是分外恼怒。
若非项伯是自己的族叔,他定会将其处死。
不过此事毕竟归咎于自己,加上族人的身份让他不便动手,因而他早就卸去其兵权,让项伯在族中养老。
酒馆机缘让身处绝地的他得到了翻盘,乃至于碾压对手的机会,他的心情自是奇佳。
知晓项伯一直为曾经的行为悔恨,这次主动提出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