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operator出现,在他脑袋出现在照门和准星后,扣下扳机。在上面的情景里,operator不论运用上面技术,都会落后防御方一子,即便是现在网红的以色列lp技术(先不谈论lp技术能否清理hard rner)切角过程中也会先行一步曝光自己。
2、行动暴力。
这个概念在old school理论中表现为,接敌前,从进攻发起将自身暴露给一个方向、一个角度的心理准备、侵略性动作(直白点说就是时刻准备开火),确保自身在下一个暴露的方向、角度上保有及时战斗的能力(拿切角举例,具体行为是假设每切过一个角度,行动人员大脑都须假设敌人的存在)
随着cqb的ttp发展,它被融入了新的概念——“onentu”(字面翻译冲量,它实际上是一种态势塑造,个人理解是塑造进攻\/主动权态势),这个概念相比于毁伤力更抽象,具体的解释为:
保持进攻势头和主动性,分割、孤立、削弱建筑内敌人的协同及防御,控制建筑内关键交通设施及部位,保证队伍流动安全,挤占敌人阵位,塑造对己方有利的态势,强迫敌人按本能、按态势行动,分队便可以掌控主动性,决定交战时间、交战区域、甚至转入防御和稳定。
3、全向警戒。
这是一个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全向警戒意为360°警戒,建筑物内环境复杂,突入分队需要再同一个时间窗口处理多个方向、多个角度的潜在危险,而且近距离作战fd-fix,发现即摧毁(毕竟近距离射击术的难度比中远距离的射击术简单太多了)稍有差池整个分队造成灭顶之灾。需要注意的全向警戒引申出的以下概念:
责任区:意味分队中行动人员警戒、并随时能从戒备姿态转换,形成火力扇区将火力安全投送至的区域,理想的状态下分队全员的责任区将完全覆盖360°(注意这里的“安全”即是安全角,分队要想达成全向警戒必须组成队形,而行动人员在队形中是要注意自身火线指向友邻,当然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打破这个规矩)。
需要说明的是,责任区是动态变化的,因为队伍要想清理一栋建筑物,就必须推进,人员就必须产生流动,责任区就会变化。
武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