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151 乾隆:如此好事,朕何尝不允?(6/9)
惯性,想顺手把我们干掉。”

    用的木材还不错,清一色的川北山区百年巨木。

    ……

    李郁很快就尝到了甜头,胥江码头的收入,以直线上升的速度,震惊所有人。

    用黄四的话说:“这都是满爷,咱怎么敢管?”

    “他们对自己人都那么狠,以后对咱们~”

    授意他化装为泥瓦匠,混入苦力当中在满城的火药库屋顶,做点手脚。

    老朱过于敦厚,言语中尽是大实话,毫无水分。

    起重机都不堪重负,只能紧急赶制了4台,安装在码头上。

    然后,揪住这个小辫子不放,使劲儿拽。

    送到京城,也没人会借机找自己的麻烦。

    百姓们都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担忧。

    国子监监生,还有候补7品官的身份,倒是其次了。

    “镶黄旗都统,江苏巡抚,暂领苏州副都统。福康安大人到。”

    光是垫高地基,防潮工作,就需要很多工序。

    优势如此集中,若是李郁还不多捞点,才是脑瓜子有病。

    所以火药库的草图,李郁也有一份。

    轻的是皮外伤,严重是肋骨断了好几根,

    更普遍的是精神伤害,一半的人被塞了马粪。

    发自内心的感慨威武,不是虚伪的。

    李郁也贡献了一张图。无他,主要是手痒。

    “下手是真狠,啧啧。”

    其余的换成银子,土地,建个大庄园,多蓄妻妾,多生孩子,再重金聘请优秀的塾师。

    在一旁袖手旁观,不敢插手。

    把插图搞的非常精美,而且是彩色的。

    松二爷高呼:

    “咱京旗的爷们,今日终于抖起来了。”

    你要是想多吃一口,那别人就怎么办?

    大清朝,最忌讳做这种触犯众怒的事。

    慢慢的,自然就会抓到证据了。

    这位名叫贾笑真的书生,就低眉顺眼的成为了李郁的下属。

    生死搏杀,和殴斗是两回事。

    “若是有清晰摆在台面的秩序,那就好的不能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