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223 后果很严重,相当于在精神上,刨了大清的祖坟(5/8)


    江宁城南20余里的板桥一带。

    李郁精神饱满,开始排兵布阵。

    此处地势平坦,因为小河上有座石板桥而得名。

    靠河的村子,早已空无一人。

    百姓们都跑了,躲避兵灾。只留下了几个年过七旬的老汉作为守村人。

    年轻青壮会被拉壮丁,年轻媳妇会被~

    老汉们活到了这个年龄,已无所畏惧了。

    贼又如何,官兵又如何?

    70多岁的老头子眼神浑浊,干枯如同树皮,默然的看着过兵。他们要为全村人看着不动产,待战事结束再通知村里乡亲回来。

    李家军也不至于为难他们,找了间坚固屋子,让他们待着。

    给点食物淡水,随后把屋门锁起来。

    赶走是不可能的,除非把他们变成尸体拖走。

    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吧!

    人老耳聋,说不定只当炮声是过年!

    ……

    李郁骑在马上,到处巡视阵地。

    正面宽度大致是4里,没有挖深壕,一挖就积水,地下水位太高。只是垒起了简单的月匈墙。

    火炮之间的横向间距在20米,防止殉爆。

    前方是四层土袋垒起来的环形工事,可以抵御实心炮弹的部分伤害。

    药包、炮弹,放在火炮正后方20米处。

    “你,过来。”

    “主公有何吩咐?”

    “把12磅炮拉到两侧去,斜着打。”

    “啊?”

    炮营营指挥使的思维明显跟不上了,陷入了困惑,周围的几个炮兵军官也围了过来。

    李郁抽出佩剑,在泥地上画简易示意图。

    “在阵地两翼布置炮位,对角线轰击,对于敌人步兵的杀伤效果最好。明白了吗?”

    “主公英明。”

    于是,炮兵和辎重兵又开始忙碌,将火炮套上骡马,拉到两翼去。

    ……

    兀思买一路狂奔来了,到了跟前战马一声嘶鸣,前蹄腾空,硬生生的抱死刹车,还没翻车。

    动作十分的潇洒!引起一片惊呼。

    李郁冷冷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