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359 我死之后,你们才许开枪!(6/8)
。”

    王连几步前冲,用藤牌格挡开一柄刺刀,然后刀锋上挑下砍。

    更多的贵州藤牌兵,潮水般的冲进了巡检司大院。

    ……

    驻守巡检司大院的火枪兵溃败了。

    其中几十人承受不了肉搏战的残酷,携枪溃逃,其余人陆续战死。

    近距离白刃战,刺刀兵不是藤牌兵对手,何况双方兵力悬殊。

    王连的手底下有4成是蛮兵,其中又以苗人为主,佐以数族杂编。

    清廷在贵州的改土归流搞了上百年,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凡是不服之寨就以军事围剿,手段坚决而血腥。

    各路土司头人被清军连根拔起,头颅传阅周边。

    结果就是,鲜有敢公开作对的了。

    许多山民纷纷下山主动接触融入,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从军!

    清廷重军功,且为了配合改土归流,积极吸纳其中凶悍勇猛之人,每战必以蛮兵做先锋。以蛮制蛮。

    再加上,

    主官王连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简直就是移动的宣传车。

    提督如此安排,很难说不是刻意为之。

    西南山民本就彪悍,干脆把打仗当成了山区打猎。本质是一样的~

    ……

    增援的1队火枪兵远远望见了。

    队长李文祥暗叫不好,一边收拢溃兵原地列阵,一边派人回去搬救兵。

    已经过河的第1派遣军很尴尬,没兵甲。

    在他们之后过河的第2军团火枪兵一听老乡蒙难,立马集结增援。

    由于军官未曾到位,

    一老兵主动站了出来:

    “弟兄们,咱们两面包抄。上,干死这帮吊毛。”

    呼啦啦,

    一群人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嗷嗷冲锋。

    ……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张老三,笑的贼猥琐。

    站在浮桥边不停挥手:

    “皖北的老乡们,快点过河,增援你们的老乡啊。贵州人在杀们皖北人呐。”

    这一句喊,

    浮桥的通过速度明显加快。

    第2军团闻战则喜、悍不畏死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