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话事人 > 429 前车之鉴,吴国的粮食会议!(4/8)
官只要见鱼。”

    “妮儿~”

    “爹、娘,我自小水性好,就、就让我试试吧。”

    14岁的渔家女春妮,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

    她先抓起积雪把自己表皮搓热,然后背着竹篓钻进了冰窟窿。

    岸上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春妮露头呼吸,然后又钻了下去。

    200息后,竹篓被人耍出窟窿。

    一双瘦弱惨白的手在冰窟窿边缘扒拉了几下,无力的滑了下去,撕心裂肺的哭声再次响起。

    ……

    篓里有一条明显超过4斤的大鲤鱼,金鳞赤尾,鱼嘴一张一合。

    主簿见状大喜。

    “本官说话算话,家属办完白事记得去县衙领粮啊。”

    “来人呐,飞马送鲤鱼。”

    “。”

    早已准备的快马驿卒接过竹篓,马蹄翻倍,积雪飞舞。

    众渔民沉默无语,春妮的死是意料当中。

    即使没死,一个女娃在冰水里浸泡了这么久这辈子肯定无法生育,等于死了。

    ……

    县衙花厅,

    厨子端上压轴大菜,将鱼头对准刘墉。

    知县点头哈腰:

    “抚台大人,鲤鱼焙面,延津做法。”

    刘墉脸色沉了下来:

    “大灾之年,过分了吧。这若是传出去,我刘家三代人的官声~”

    知县不慌不忙,解释道:

    “抚台大谬。”

    “李逆为祸江南,民间传言他是黄河大鲤鱼成精,黄河决堤,他游进了大运河,顺着又游到了苏州。”

    “鲤鱼,乃是取其谐音――李郁。油炸李郁,烹煮李郁,吃李郁。抚台这是为天下安宁而吃鱼!”

    刘墉愣了好一会,感慨道:

    “好,好兆头。”

    “诸位,一起下筷子,今日必须吃的干干净净。”

    ……

    知县笑道:

    “抚台放心,就连鱼刺都不会留下。下官全部嚼碎~”

    应酬气氛,瞬间轻松,

    宾主甩开腮帮子大吃,今天吃的不是鱼,吃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