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粮的事件。
不过莫罗却只是将大部队驻扎在佩尔格镇外,时不时派一两个连向维也纳方向走一段,找个有人的地方放几枪“保持热度”。
足足折腾了半个月,维也纳那边聚集了2万3千大军——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周围城市的地方治安军——却始终没见法国人攻来。
图古特男爵让奥尔斯佩格派人前往林茨侦察,这才发现法军早已离开多日。
实际上,如果约瑟夫命令莫罗不计代价地强攻维也纳,有很大概率能占领这座城市。
但这在政治和外交上都是很不划算的。
过度削弱奥地利,最后只会令普鲁士在德意志一家独大,从而加速德国的统一进程。
除非法国倾全国之力,连北德意志各国一起推平。
而那就几乎是重走拿破仑当年的老路,搞得法国举世皆敌,陷入战争泥潭。那英国人肯定会从梦里笑醒过来。
在法国没有能抗衡英国的强大舰队,同时国力强到可以镇住整个中、西欧之前,维持普、奥力量平衡才是最佳策略。
约瑟夫这次派莫罗渡过莱茵河,主要目的是实施震慑,让德意志诸国看到,敢惹法国,连奥地利都不一定安全,巴伐利亚更是被揍翻在地。
但同时法国又要表现出相当的“克制”,让德意志邦国知道,法国并不谋求消灭他们。只要不主动招惹法国,那么法国就是一个尊重现有秩序的国家,是一个可靠的贸易对象。
另一边,当内伊率军慢慢悠悠地抵达慕尼黑城下,便接到了王太子的密令,让他在城外展开部队,但不要攻城。
于此同时,法国外交大臣助理塞居尔伯爵则来到了慕尼黑王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