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作贱自己,还想要别人尊重你?
御史听着朱高煦的质问之声,亦是瞬间慌了神,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可不敢戴在脑袋上啊!
真要是被扣上这样的帽子,他这个御史之职位,怕就真的不保了。
如此言语,亦是让不少的朝中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你有没有用用的猪脑子想过?”
朝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所有人的目光皆尽汇聚在朱高煦与言官两人身上,不少人都暗自为那名言官捏了一把汗。
听了这话,群臣们心中顿时一凝,原躁动、本欲站出来的文臣队列瞬间安稳、安静了下来,亦无人敢再出来出声劝解,或者替其求情。
恰在这时,朱高煦一声放肆、凌厉的大笑之声响起,脸上怒意、已然不知何时转变为冰凉的杀意。
感受到气氛的转变,原本抱着看好戏的人,不由将脑袋给低垂了下去,不少人下意识的与那名御史拉开了几步距离,生怕火星溅到自己身上。
“礼仪之邦四个字,可不是让你无脑跪舔蛮夷、豺狼的理由。”
死道友不死贫道。
“既然不是如此意思,为何对于倭国人的所作所为你未有半分提及,却全是指责、抨击本王为大明百姓主持公道的不是?”
“如此还不能够彰显我大明威严、天朝的气度?”
这人真的是昏了头。
“是不是真的想要为他说话求情、认可他说的话。”
闻言,觐见弹奏的御史瞬间慌了神,脸色瞬间惨白,身体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嘶声力竭的大声表明自己的言官的身份。
“这些事情我大明也多次警告、可有过半分的效果?”
“至于你们离开之后的位置,不用担心我想大明有着这么多读书人,总有人有能力、亦愿意给你们顶上来。”
“不是为倭国人鸣不平吗?”
且要是传出去,那些个百姓还不知道如何唾弃他,弄不好要背上一身的骂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够把他给淹死。
“这就是所谓的饱读诗书、可为国为民的读书人?”
“本王如何行事,还不需要你来教我。”
“虽臣未提起因,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