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明白了吧?”
言语中无奈之意尽显。
又不失诚恳。
对于这些个言语和回答。
朱高煦不置可否,心中倒也认可。
同时这般回答,也是他想要听到的回答。
对此。
朱高煦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做什么赶人,或者说送客的动作,亦没有与之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转而皱了皱眉头,沉思了片刻,出言道:
“火药,于东汉末年出世。”
“于盛唐之际,四周蛮夷皆尽来朝,学我大天朝问话。”
“盛唐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对蛮夷不吝啬赐教,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教化。”
“关于火药制作,用法亦是于此,传入蛮夷手中,而广为流出。”
“而关于火铳的制作,以及应用于战场上,则于元朝末年,兴盛于大明初期,亦是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
“期间所耗时两百余年。”
“暴元为何人所建立的朝代?”
“老大”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神情变的无比郑重,话锋突然一转,继续道:
“就是你们口中,所瞧不上的蛮夷,在其的统治之下,都能够制造出火铳,这般划时代的产物出来。”
“而火药则是于东汉末年发明。”
“于盛唐流落外邦蛮夷,被广泛的传播。”
“至今多少年了?”
“快上千年了吧?”
“现如今我们都能够制出火铳,而你又为何肯定,或者说是谁给你的自信,火药于蛮夷外邦中流传甚广,为何蛮夷就无法制造出,比之我们更厉害的火器和大炮来?”
“究竟是谁给你的勇气,认为我们制造不出来的东西,蛮夷就一定不行?”
“就如同以往,我们不信蛮夷敢大举进犯我大明土地,瞧不起外邦蛮夷。”
“于去年底,帖木儿帝国挥兵二十多万陈列,企图进犯我大明边关。”
“如若不是老头子提前得到消息,我等提前部署,加之帖木儿帝国的首领,于行军途中,还未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