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出。
所有人皆是愣在了当场,猛然抬起头看向杵立于高台上,冲着他们微笑,且侃侃而谈的汉王朱高煦。
如此回答,实乃他们做梦都没想到。
说是不流放了,也不抄家灭族了。
但你这直接被安排后期,前往被赵王所打下来的倭国本土主持工作,为朝廷效力,拜托远离大明本土,前往鸟不拉屎,又不熟悉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举跟流放又有何区别。
只不过是话说的比较好听而已。
但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尔等出言求情,别人也给与了回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给足了他们求情人的面子,如此情况下,别人给了他们面子,就此事上,他们也势必应该要同等的回应别人,给别人应有的面子。
如若不然的话,不就是他们这些人不懂人情世故,不给彼此台阶了吗?
为此,虽感觉此事,求情的众人心中觉得无比憋屈,却也不敢过多的巴拉巴拉,真要是再说,彼此撕破脸了,对不起,直接打下诏狱,按照大明律例,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该问斩的问斩。
这般结果自然而然也不是大家所想看到的,再说了就某些事情上,在场的所有人,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屁股底下百分之百干净,别整的别人查到他们头上来,遭受无妄之灾,那才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和金忠两人,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事情,一直冷眼旁观着一切,并未跳脚主动出言,在时间各方交手中,两人倒也感受到,发现了不少中间的蹊跷和令人费解疑惑的地方。
此事,势必是汉王、太子爷、宋礼,三人私下商议提前就已经定下的结果。
所动手的全部官员,都乃是工部的官吏,并无牵扯别的部门,或者让某些部门的人入局。
毫无疑问
按照方才宋礼所念出的名字,整个工部上上下下几乎有着近乎好几十名的官吏牵扯其中,一下处理这么多人,工部出现那么多人员官吏的空缺。
如此大的空缺,突然少了那么多的官吏,整个工部不亚于形成大换血,短时间工部又该如何补充,让工部不至于在此这般巨大的空缺下,正常运转不出现任何意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