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击的同时,堵住这些个驳斥、抨击工部的群臣嘴巴!
见此情形。
宋礼愣了愣,短暂的沉吟了片刻,双眸冷冷的环视了眼前的众人一眼,微微上扬的嘴角处浮出冷笑,随即亦是不再有丝毫犹豫,出言道:
“唔…诸位大人,点评不可谓不犀利。”
“咱算是受教了。”
“正好,方才汉王爷不是提议,让墨家进驻工部吗?”
“老臣本是不愿,不过为听闻诸位大人慷慨激昂的批评后,咱一下算是彻底明悟了,想明白之前实乃咱太过于狭隘,总看着眼前的利益,并未真正的做到圣人所言的忧国忧民,为君分忧。”
“此,老臣深感羞愧。”
“为此,针对方才王爷所提议,让墨家于工部中为官,给予工部带来改变,让整个大明变的更好,这个提议老臣觉得甚好。”
说着,宋礼转头环视了一圈,四周的同僚、同仁们,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继续道:
“想来,就方才诸位大臣慷慨激昂的言语,想来诸位大人们的想法,应该与老臣也是大差不差。”
“肯定也想墨家入朝为官,为工部挑起大梁来吧?”
“至于吏部选拔官员,以我为工部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此也完全没必要了。”
“以往的工部官吏,都是有吏部选拔上任。”
“但最后的结果如何,于工部来说除了协调一下各个部门,其他的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不仅仅如此,因吏部选拔的官员,对于工部的性质和工部事情几乎乃是一知半解,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倒还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奏折中也有着明确的记录,明明下面的工匠有心,也有本事将某些军械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改进,大大的提升军械的威猛。”
“但某些官吏,为了稳妥起见,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担心出问题自己背锅,将很多提议全盘给直接否定。”
“甚至是将工匠给驱逐,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此行为乃是什么?”
“这不就是妥妥的开历史的倒车,阻碍大明朝廷的发展吗?”
“诸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