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
朱高煦又不是傻子,自然知晓这些人是害怕担责任,同时心里也没有这个信心,真的能够保证百分之百处理好关于工部,眼前所面对的问题,为此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可,放低了姿态,话说的好听,也不过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不过,此事大家心知肚明,为此朱高煦也并未揪着这个事情不放,或者借机故意再拿话来恶心别人,给别人添堵,但却知晓该说的事情,还是要提前说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场,沉声道:
“诸卿,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能够做出这样的表态,本王心中甚慰。”
“但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丑话得说在前面。”
“毕竟就大明律历而言,本王还是怕后面又传出什么本王一言堂,或者无视大明律例,置天下芊芊学子于不顾,苛刻天下芊芊学子等等的一些不利于朝堂团结的言论。”
“此事上,诸卿本就认同,既然认同的情况,本王也想劳烦诸卿,为本王分担一份力。”
说着,说着,朱高煦冲着太和殿外,骤然怒喝一声道:
“来人。”
“将方才本王命尔等准备好的东西,给本王拿进来,案台、笔墨纸砚伺候。”
此言罢。
骤然间只见殿外传来了巨大的响动声音。
惊得台下的一众群臣,扭过头朝着发出响声的后面看了过去,想要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汉王朱高煦又究竟想要搞些什么幺蛾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后方两个身着盔甲的大明将士,真的抬着一个体型巨大的案台入内,途径路过的大明朝臣,极为自觉的往两旁挤了过去,尽可能的为别人让出一条道路来,供别人通行路过,与此同时在将士后方,几名太监脚步匆匆的有人抱着宣纸、有人拿着笔墨等等一系列东西,快步跟上。
随后,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巨大的案台直直的摆在了大殿的正前方,御前抬价的下方几步的位置,随后两名将士识趣的退了出去,后方的几名太监快速的将自己手上的东西整整齐齐摆放在案台上,替其研磨等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准备好,则不敢有丝毫怠慢,行了一礼之后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见着眼前出现的东西,所有人都